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人物观点 > 新闻
独家专访:好莱坞电影特效师解密电影背后的事
  • 2013-3-1 14:55:44
  • 类型:原创
  • 来源:电脑报
  • 报纸编辑:邓晓进
  • 作者:
【电脑报在线】Digital Domain简称D2 ,是一家在美国名气仅次于光魔的特效公司。本报记者在洛杉矶对D2技术指导李灵昊进行了专访,而国内影迷熟知的《铁甲钢拳》正是李灵昊的作品之一。

独家专访好莱坞Digital Domain(D2)技术指导李灵昊


        时间:北京:2013年2月26日 15:00,华盛顿:2013年2月26日 2:00,

        地点:洛杉矶
        对象:Digital Domain(D2)技术指导李灵昊(下简称L) 


 

李灵昊


 
李灵昊所在的Digital Domain公司灯光特效部门工作室

 


Digital Domain公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

        人物简介:李灵昊,男,湖南娄底人,双子座,B型,18岁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,22岁获工学学士。毕业后在法国游戏公司Gameloft北京分部负责3D手机游戏研发,代表作品《DogZ》等。24岁就读于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,27岁获MFA艺术硕士。现任Digital Domain的技术指导,负责灯光及特效,代表作品《变形金刚3》、《铁甲钢拳》等。

        公司简介:Digital Domain简称D2 ,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尼斯( Venice of California ) ,是一家在美国名气仅次于光魔的特效公司。


      





李灵昊的特效作品之《铁甲钢拳》
 

关于公司:正集中火力炮制《钢铁侠3》


        电脑报:灵昊,你好,首先感谢你接受《电脑报》的专访。其次,想让你先介绍一下你所在的部门叫什么,在D2处于什么地位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所在部门就是项目技术指导,根据项目大小,一个项目大概2~10个技术指导,分管不同的部门比如动画,灯光,特效,合成。我负责做灯光和特效方面。在组织架构方面,一般一个项目(一个电影的特效)有最高的特效总监,之后下面有CG总监,lead(分管各个部门),然后就是艺术家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跟国内的读者介绍一下,你曾经做过的项目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我从2009年开始, 第一个项目是Tron:Legacy 创战记,之后陆续做了 real steel 铁甲钢拳, transform3 变形金刚3, x-men first class x 战警 第一课, girl with dragon tattoo 龙纹身女孩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《铁甲钢拳》和《变形金刚3》是你做的啊,国内的影迷都非常喜欢这两部影片,而且票房也非常不错。那么,谈谈你现在手头的项目有哪些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现在正在制作的有 ender's game 恩德的游戏(哈里森福特主演),iroman 3 钢铁侠3。 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国内观众很期待《钢铁侠3》,据说有中国演员参演,现在又最新消息了吗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我们工作制作的部分没有中国演员, 所以不太清楚。钢铁侠3 这个项目被分摊到很多工作一起做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去年9月11日,是个特别的日子,因为国内的小马奔腾收购了D2。这对于你的工作有什么改变?对公司有没什么影响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对于个人具体的工作没有改变, 还是给电影项目服务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比如多招收中国员工,或者在国内开设分部及工作室,加大对国内影片的技术支持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这个小马奔腾的人都有提到,基本属于管理层的决策所以我不是特别清楚。但是肯定会和国内多加联系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目前,在公司整体员工大概有多大规模?内部像你这样的中国籍员工大概占有多少比例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包括温哥华分布大概有600-700人。其中,洛杉矶大概在200-400浮动。但是我所知道的中国人不多,少于10个。


关于梦想:不是想象中的高收入行业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很多学习CG的年轻朋友,都有电影特效的梦想?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从事特效行业的心路历程?作为前辈,有什么意见和建议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最开始是被matrix(黑客帝国)里的特效镜头所吸引,很希望能够也能从事电影制作行业。 从小有一点的绘画工地,而且之后在buaa(北京航空航天大学)学习自动化,为现在的一半艺术制作一半编程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帮助。2004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决心转行做CG行业。由于是转行所以第一份工作工资很少,但是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,之后有幸去gameloft 北京工作,学习到了不少经验还认识了不少朋友。2007年决心做电影特效,但是觉得还是缺乏理论和经验,于是申请来到美国学习。毕业之后开始在D2上班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在gameloft参与过什么游戏项目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gameloft主要都是3D手机游戏制作,小游戏,名字都想不起来了。但是确实为之后打下了基础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能否具体说说打下了哪方面的基础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游戏公司注重建模和贴图,所以主要这两方面。但是现在在公司都是在做灯光,特效,以及编程。未来的规划就是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更上一层楼,能学到更多更完善的电影制作经验。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你在美国哪个大学什么专业学习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来美国是在savannah college(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),学art and design(艺术设计)。当时觉得savannah比较适合我(艺术和编程都注重)
        电脑报:通过你的叙述,感觉你的求学、从业方向感都很明确,但想必也经历了一些波折,请问是什么信念让你坚持到今天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我觉得能尽早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是一件好事,但是也要承担一些相应的代价。比如我转行后在北京第一个月工资1200元,连房租都交不起。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,现在起码能养活自己和家人,信念大部分是对CG的热爱, 也有对梦想的追求吧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方便透露你在美国的收入状况吗,大概给出个区间就好,可以体现以下特效行业的特点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特效行业毕业前两年年薪大概4万到7万(美元)不等,之后能加到10万(美元)左右。做总监之类的会多一些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我们在某家国内的培训机构看到了一个《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专业》课程大纲:包含Photoshop课程、maya基础知识、PremierePro实践与AfterEffects应用等。你觉得特效行业对于上述的培训,那些课程更加看重,有什么特殊的要求?从专业角度而言,作为前辈,你对于那些嗷嗷待哺的CG学子,有什么经验介绍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上边的课程可能比较偏基础入门。比如特效行业合成现在基本只用nuke(主要用于合成方便)公司的话基本不太用maya,因为都有自己开发的软件。入门的话不要拘泥于软件,因为最后起作用的还是用软件的人。现在网上各种教程都有,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好一个方向然后努力钻研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据说,在小马奔腾收购D2之前,D2裁员200多人,而且财政严重赤字,你当时感受到压力了吗?整个美国经济低迷,对于特效行业是不是有很大的打击?因为据了解,奥斯卡获奖的少年派,B&H也在闹罢工,破产。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裁员都是裁的D2 佛洛里达分部,所以这边没太多影响。压力倒还好,特效这一行丢工作快,但是找工作也还容易。美国经济虽然低迷但是电影票房创了新高。可惜钱都是归发行公司,所以特效制作公司还是困境重重。但是特效行业也正在认识到这个问题,所以希望尽快能有改变吧。

 

关于特效:现在的3D纯粹是为捞钱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据了解,特效分为数字特效和物理特效,能解释一下这些名词吗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 简单的数字特效就是用CG做出来的,基本没有用真正的道具。物理特效,估计也能称为道具特效,上世纪80年代前的大部分特效都是物理特效。现在也有电影用到,比如inception(盗梦空间)里面的雪地碉堡就是实物模型然后被真的炸药炸掉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詹姆斯卡梅隆和彼得杰克逊,都曾经提到过“48帧/秒的全新制式”(现在的电影都是24帧/秒),这是一个什么标准,对于未来技术趋势有什么影响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48帧还有待观察吧,不过对hobbits(霍比特人)里面的快速转镜头很有帮助。 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到底48帧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对于观众,如何区分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我觉得好的特效就是最大范围的为电影服务,不一定要能看出来。看48帧会有在家看高清电视的感觉。所以有的观众不是很喜欢48帧,因为觉得“电影”的感觉少了。 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据了解,卡梅隆很早就想试用每秒48帧的新速率并改进虚拟摄影技术了。传统观念认为在原有的技术上用视觉暂留原理可以看到连续画面。但如果画面主体运动速度很快,仔细观察仍会觉得有点“卡”。因此目前许多人在试验48帧/秒的新标准。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《霍比特人1意外旅程》就采用的是48帧/秒的全新制式,视觉效果令人期待。对此卡梅隆表示,“霍比特人”只是在部分影院放映新帧数版本,目前尚须等待观众反馈。如果反响较好,那么新的“阿凡达”也将采用全新帧数。上述新闻是不是表明,48帧将会是3D电影的一个趋势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应该是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电影特效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后期合成、动画、调色、蒙版、抠像、特效?请问蒙版是指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没搞做的话应该是指matte painting。指用笔或者数字绘画出来的背景图,用来盖去一些不想观众看到的部分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对了,好莱坞所谓4大的顶尖特效,除了工业光魔,维塔,D2,还有哪里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现在说7大了。 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怎么叫7大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工业光魔(代表作《加勒比海盗2》),维塔(代表作《阿凡达》),D2(代表作《变形金刚》),R&H(代表作《少年派》),Double Negative(代表作《盗梦空间》)。索尼(代表作《蜘蛛侠2》),MPC(代表作《哈利波特》)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对了,最近在国内,周星驰的《西游降魔篇》很火,不知道你看了没有?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还没有。最近加班太多。因为《钢铁侠3》……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我拿到《西游降魔篇》的特效流程,(特效,前期)——(绑定,动画,灯光渲染)——(较色)——(3D转制),请问你们的特效流程也是这样吗?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差不多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那么,你负责的是灯光和较色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我负责灯光和特效。特效,这里特指烟,火,爆炸之类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这几个流程哪个最重要(对于最后的呈现效果)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都重要。一个不好使后面都没法弄,所以说,特效是团队合作的结果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国内很多大片在特效方面,都采取跨国合作的模式,以《西游降魔篇》为例——悟童(特效,前期),韩国Macrograph Inc(绑定,动画,灯光渲染),较色:Oriental Post Co. Ltd(泰国),Parabucks Co,好莱坞3D转制公司Venture 3D。这是从成本考虑,还是国际通用惯例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成本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你大概能估算出他的特效成本吗?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还没看过,没法算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自从2010年《阿凡达》火了之后,带动了国内3D IMAX荧幕?于是很多影片选择了转3D,这是不是一种捞钱的做法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是。现在的3D属于强制观众眼睛对焦, 看多了其实不好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裸眼3D在美国有推广吗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没有。技术也不成熟。

 

关于奥斯卡:看技术,今年应该颁给《霍比特人》或《复仇者联盟》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我们说说今年的奥斯卡吧!刚刚颁奖结束,今年的特效强片云集。你觉得《少年派》的特效获奖,是不是实至名归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确实实至名归。光从技术层面来讲,我觉得应该是hobbits《霍比特人》或者avengers《复仇者联盟》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作为外行的观众,不太了解视觉特效的评奖规则和评判标准?你能不能从专业角度,说说这几部影片的特点和优势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特效毕竟是为电影服务的,少年派很好的为电影服务,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。Hobbits《霍比特人》和avengers《复仇者联盟》都厉害在于人物数量,场景的规模。《少年派》场景,规模相对小但是那些动物和海洋做的都难辩真假。 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那么,你觉得,全球特效公司如果排名,大概是个什么顺序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哈哈,这个问题比较敏感,只能说最好的是weta(维塔)。2000年以后10个奥斯卡他们拿了6个,而且确实技术上处于很大的领先优势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作为中国人,我们也希望看到自己本土的团队可以在全球特效行业占有一席之地。但是,中国式大片,似乎总是依赖韩国特效?你觉得国内的特效差在什么地方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个人觉得国内有厉害的艺术家,但是流程方面需要发展。就是说希望能有专业的部门开发软件,让艺术家更专心制作,而不是花大部分时间解决遇到的问题。成本当然也是问题,首先要花钱建立一套流程就很花钱。特效对于投资人来说,就是意味着一笔很大的投入然后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成果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所谓的艺术家,是专有名词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艺术家专指特效公司做镜头的人。他的技术方便不一定特别强,但是能让一个镜头很漂亮很舒服的人。艺术家的标准就是简单,导演或者特效总监说好就行。 
        电脑报:那么,这个艺术家,国内有没有对应的职位,有著名的人吗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有啊,动画师,灯光师,合成师这些都算。


        电脑报:从流程角度而言,一部成熟的大片,特效部门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跟进呢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前期 previz就该有人了。之后拍摄的时候特效总监也会到场。这样会省去很多后期的麻烦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据了解,很多国内影片,都把特效归为后期制作,这是国际主流,还是本土特色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比较本土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大概一部电影的特效,周期在多少范围内?比如,《钢铁侠3》,你正在做的,是不是要1年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嗯,这个项目是去年3月开始的。已经一年了。最近一直在没日没夜的加班,好在下周就基本忙完了。特效一般是电影上映2个月前左右做完。《钢铁侠3》大概5月份登陆北美院线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 从《英雄》开始至今,中国式大片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?期间,你也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国际顶尖特效团队成员。那么你认为,这些年国内大片中特效做的最好的是哪部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看得不多,估计是《画皮2》吧。
        电脑报:它在国内创造了7亿票房,应该说,特效居功至伟,毕竟在国内只能看3D版本。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其实我希望纯卖特效的电影少一点。多点inception (《盗梦空间》)和district 9(《第九区》)那种特效很强,故事更强的电影。
电脑报:最近,《西游降魔篇》结尾抄袭Capcorn的日本游戏《阿修罗之怒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。你觉得动画和特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,还是相互融合的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都是相互融合的。特效在动画、电影之间走动的人有很多。这里说的走动的人是指艺术家,他们在动画、电影两种公司走动。合成不合成也是不一定的,怎么方便怎么来。但是一般都是能直接拍的就直接拍,拍不了的才后期合成。前期规划的好的话,后期能省很多麻烦


        电脑报:国内有种认识,认为从拍摄时就采用3D摄像机的叫做真3D,其他后期做或转的都叫做伪3D,你怎么看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个人来说,直接3D拍摄的会相对不那么伤眼睛,但是后期转的比较好的话也还好。直接拍的最好的就是《阿凡达》了,因为有同事从technicolor那边来,所以比较了解。转3D的,我只记得转的差的了,比如《加勒比海盗4》。另外,hobbits(《霍比特人》)的24 帧3D其实很伤眼。我现在能不看3D都不看
        电脑报:《霍比特人》不是有48帧的3D了吗?哦,你的意思是在美国只有少数院线上的48帧,大多数还是24帧。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是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在美国,看2D、3D和3D+IMAX在票价上有区别吗?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有一点。2D要12美元,光3D大概15-16美元,3D+IMAX的话大概18美元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对了,《少年派》在美国的反响如何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《少年派》的3D做得不错,《白雪公主》的3D就比较差。但是《少年派》在北美的票房一般,虽然被《007》挤压得不行,但是看过的人都说很不错。只可惜昨天李安连全台湾都感谢了都没感谢特效员工。
        电脑报:你们特效行业人员的流动性大吗?是不是维塔给的薪水最高,发展也最好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比较大。基本都按项目走。weta薪水不清楚,很少有特效公司像weta那样有全新西兰扶持。

 

关于生活:加班时最爱和啤酒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在美国,像你们这类特效师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一天规定9小时,这是正常上班。10点上班,几点走的都有。加班起来就不一定了。精神压力大所以加班时喜欢喝酒。我只喝啤酒。 
        电脑报:什么牌子? 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呃,,不一定的。
        电脑报:最好哪口?

        李灵昊:blue moon。

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你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基本就是去中国城吃个饭。美国食物太难吃了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你平时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自己开车。读书的时候卖的二手。洛杉机公共交通设施基本等于0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美国油价多少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4美元左右一加仑。 1美元=6.23元人民币,1加仑=3.78升,约6.6元人民币/升吧。但是美国的油价里面包含过路桥费用的。所以,开车肯定这边便宜。
        电脑报:你觉得特效对于未来电影会产生哪些影响,或者说你觉得未来电影的趋势是怎样的?
        李灵昊:对于特效,觉得可能会有新的平台,比如iPad之类的,电影向小平台转移。或者Google 眼镜看电影之类的。猜想而已。


近十年获奥斯卡最佳特效奖电影及特效制作团队


        2013年 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    Rhythm &Hues Studios,简称R&H
        2012年 《雨果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IXOMONDO
        2011年 《盗梦空间》            Double Negative
        2010年 《阿凡达》              维塔
        2009年 《黄金罗盘》            维塔
        2008年 《加勒比海盗2:聚魂棺》  工业光魔(ILM)
        2007年 《金刚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维塔
        2006年 《蜘蛛侠2》            索尼影像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
        2005年 《指环王3》            维塔
        2004年 《指环王2》            维塔

 
本文出自2013-03-04出版的《电脑报》第8期 A.新闻周刊
(网站编辑:weekend)


我来说两句(0人参与讨论)
发表给力评论!看新闻,说两句。
匿名 ctrl+enter快捷提交